Rihanna、Bruno Mars、Drake、Selena Gomez、Janelle Moná--今天排行榜上的许多艺术家都很年轻,具有多元文化,就像他们的粉丝一样。
千禧一代在种族和族裔方面比美国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加多元化--40%的人被认定为非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或西班牙裔。这个年轻而多样化的一代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4%(与婴儿潮一代相同),而且他们的消费能力正在增长。这对他们青睐的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比如音乐。多元文化消费者在音乐上的花费,平均比整个市场多7美元,占音乐总支出的31%。
那么,这些千禧年的多元文化音乐听众是谁?
根据Listen Up:音乐与多元文化消费者报告显示,多元文化消费者更有可能参加现场音乐会和音乐节,每年在现场音乐上花费50美元,而非西班牙裔白人消费者的花费为48美元。多文化消费者也比总人口更喜欢在流媒体服务上定制播放列表。他们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发现的东西:48%的人 "喜欢 "音乐艺术家和乐队的Facebook帖子(总人口为42%),43%的人通过Facebook、Twitter、电子邮件或其他数字媒体分享音乐(37%)。

53%的多元文化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这些消费者正在使用社交媒体和技术进行联系--不管是与他们所听的艺术家还是相互之间的联系。技术是千禧一代身份的一部分。他们是第一个使用有线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的时代。当被问及什么使他们这一代人与众不同时,千禧一代将 "技术使用 "排在首位(24%),其次是 "音乐/流行文化"(11%),"自由/宽容"(7%),"更聪明"(6%)和 "衣服"(5%)。
鉴于他们对科技的热情,多元文化消费者使用多种设备。例如,这部分人使用传统收音机和家庭立体声系统听音乐的可能性比总人口低。但是,智能手机在弥合数字鸿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许多绕过家庭互联网服务的家庭提供互联网连接。而且,虽然广播的总体覆盖面更大,但多元文化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移动设备上听音乐,如安卓智能手机、iPhone和PC笔记本电脑。一半的多元文化音乐听众收听互联网/流媒体广播服务(与整个人口的44%相比),18%使用点播音频流(与14%相比)。
千禧一代紧盯着他们的智能手机,使移动成为接触他们的有效途径。他们比其他任何一代人都更多地使用智能手机,因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每四个人中就有三个拥有智能手机。令人震惊的是,83%的人说他们带着智能手机睡觉,而潮一代只有50%的人。他们拥有iPhone的可能性比平均水平高出1.5倍。
尽管千禧一代的连接方式有相似之处,但公司不应该对这个群体进行刻板印象。千禧一代的兴趣和优先事项是不拘一格的,尽管他们的联系更加紧密。而在多元文化听众中,首选的音乐类型当然也有多样性。尽管该群体将传统类型如R&B、Hip-Hop和Top 40 Pop列为最爱,但千禧一代中流行的文化类型包括K-Pop、J-Pop、墨西哥地区、宝莱坞和当代西班牙。多元文化听众的新兴流派偏好源于与原籍国保持联系的愿望,特别是亚洲和拉丁裔听众。
例如,虽然65%的千禧年西班牙裔人在美国出生,但该群体比其他几代人更会讲双语。由于他们保持着文化联系,许多少数民族消费者正心甘情愿地、有能力地、无缝地跨越多种文化。这些Ambicultural消费者正在推动新主流的趋势。他们也在弯曲和重划定义当今主流音乐产业的界限。
然而,这种多样性并不意味着公司无法接触到他们。事实上,从整体上看,多元文化消费者对通过品牌营销进行音乐参与的反应比整个市场更加积极。

艺术家们经常以其他媒体没有的方式捕捉到Ambicultural的经验。多元文化者说,音乐提供了与他们独特身份和文化之旅的联系。一些音乐家被看作是将其个人经历人格化的榜样,常常为青年和社区发声。而千禧一代作为一个整体,受到名人代言的影响:如果有名人为他们喜欢的音乐艺术家赞助活动,50%的千禧一代会尝试某个品牌/产品。
但要保持真实。从他们购买的商品到与公司的互动,千禧一代对真实性、创造性、稀缺性和独特性都很看重。他们相信并钦佩那些善于社交并与粉丝互动的名人,所以名人代言以真实/正宗的方式呈现,以吸引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创造一个双向的对话,将使这些年轻和多样化的消费者提供意见,更好的是,成为品牌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