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02_Elements/Icons/ArrowLeft Back to Insight
Insights > Media

10、20、30迷網時代的媒體接觸

0 minute read | July 2014

一場太陽花反黑箱服貿行動反應出新世代運用新媒體的速度與能力。根據尼爾森調查資料【圖一】,12-65歲受訪者昨日使用網路比例達64%,其中12-39歲的上網比例均超過80%,20-29歲更高達96%,年輕觀眾對於網路的高度倚賴會對其他媒體帶來怎樣的挑戰?尼爾森從10、20、30世代出發,來觀察迷網時代的媒體接觸情形。 

電視還有優勢嗎? 
昨日有看電視比其他媒體的接觸率高達88%,可見電視還佔著整體最主流媒體的席位,但年輕受訪者看電視比例遠低於整體平均。人口分布結構上,10-39歲目前佔了4歲以上人口的44%,僅較五年前小幅下滑了3%,但從電視收視人口佔比來看,10-39歲的佔比明顯下滑,目前合計佔比為30%。


與近幾年同期相比,所有4歲以上觀眾的收視表現持平,雖然平均每日的觀眾接觸比例有所減少,每一觀眾平均收視時間略升,顯示進來收視的觀眾有意願多加停留。而本來收視表現最低的10-19歲,其收視表現方面與五年前相比再下滑了13%,同時在觀眾比例和收視時間皆下滑,20-29歲平均每天接觸比例的減少狀況與10-19歲相似,但收視時間的變化最不明顯,雖然30-39歲觀眾的接觸比例減少情形不如前兩個世代這樣讓人驚心,但平均每天收視時間卻也跌了5%。年輕電視觀眾確實有流失趨勢,但應更加留意30-39歲觀眾的收視時間減少,這代表現有電視內容對於這群觀眾的吸引力的變化。

報紙、雜誌和廣播的狀況如何? 
在電視之外,20-39歲族群在雜誌的接觸率也有不錯的表現。過去一個月內看過的雜誌類型同樣因世代不同有所差異,雖然排名第一的都是影視娛樂類雜誌,但其他類型雜誌排名狀況與整體就有許多不同之處,12-19歲的整體雜誌閱讀率較低,而語言學習和漫畫類雜誌在前十大之列,20-29歲對女性/時尚流行類雜誌接受度高,至於30-39歲則受到生命歷程的影響,過去一個月閱讀過婦女/家庭/育兒類雜誌也高於整體受訪者的雜誌類型排名。

廣播媒體因為沒有用到視覺,加上常被當成陪伴型媒體,12-19歲聽眾(學生佔95%)及30-39歲聽眾(有工作者佔87%)昨日廣播收聽表現跟去年相比並沒有減少現象,網路對廣播的影響則是反應在收聽廣播的設備方面。雖然依舊以汽車音響和一般音響/收音機比例較高,但年輕族群透過手機內建或使用網路收聽廣播比例明顯高過整體受訪者表現,20-29歲聽眾透過網路收聽的現象尤其突出,網路已讓年輕族群收聽廣播方式產生了變化。

Related tags:

Continue browsing similar insights